書的封面用片材的配方物料組成比例
書的封面用片材配方組成 (單位:份)
配方一
|
配方二
|
|
PVC樹脂(K值62~72)
|
75.0~85.0
|
100.0
|
沖擊改性劑(MBS或abs)
|
15.0~25.0
|
6.0~15.0
|
鋇/鎘,鈣/鋅或有機錫穩(wěn)定劑
|
3.5
|
1.5~2.5
|
增塑荊( COP)
|
25.0~30.0
|
20.0~30.0
|
環(huán)氧大豆油
|
5.0
|
3.0
|
加工助劑( Paraloid K-120N)
|
0~5.0
|
0.5
|
碳酸鈣(微細級,經表面處理)
|
5.0~20.0
|
4.0~10.0
|
亞磷酸酯鰲合劑
|
0~5.0
|
|
硬脂酸
|
0.25~0.5
|
0.1~0.5
|
鈦白粉或其他色料
|
2.0~5.0
|
適量
|
書的封面用片材配方設計說明
(1)書的封面一般要求高模量(挺性)而且耐磨的材料,另外還包括耐磨蝕性,耐撓曲疲勞和耐低溫沖擊性。因此添加沖擊改性劑和增塑劑以制成半硬片材。
(2)所用熱穩(wěn)定劑的臭味應低,否則會使讀者產生不快感。硫醇錫熱穩(wěn)性好,但有臭味,應選擇羧基錫,或者硫醇錫與羧基錫并用。
(3)用作填充劑的碳酸鈣一般可分為重質碳酸鈣和輕質碳酸鈣。前者多由天然石灰石經粉碎、研磨而成,后者是用化學方法制得,又稱沉淀碳酸鈣。這些碳酸鈣由于制法不同而在物性上也有差異,如表7-1所示。另有報道,石灰石經粉碎、研磨后平均粒徑一般為12μm,表觀密度為0.5~1.1g/cm3;而沉淀碳酸鈣的平均粒徑可從0.03~0.05μm至8~10μm,表觀密度為0.1~0.5g/cm3。因此,在使用時要根據要求,選擇品種,特別是粒徑大小。粒徑為2~10μm的只能作增量劑,而粒徑在0.1μm以下的(甚至納米級)才有增強效果。
表7-1 碳酸鈣的物性
|
|||
種類
|
研磨石灰石
|
沉淀碳酸鈣
|
|
細
|
粗
|
||
平均粒徑/μm
|
3~14
|
17
|
0.07
|
相對密度
|
2.71
|
2.71
|
2.55~2.65
|
比表面積/(m2/g)
|
0.9~2.2
|
11~26
|
|
吸油量
|
5~21
|
5~6
|
28~58
|
莫氏硬度
|
2.5~3
|
3
|
2.5~3
|
(4)碳酸鈣的表面處理有多種。如用鈦酸酯偶聯劑處理,鈦酸烷基酯在填充劑表面形成一層氧化鈦單分子層,從而降低了表面能,使填充的pvc料的粘度降低,提高了流動性。另外,由于偶聯劑的作用,提高了填充劑與樹脂間的親和力,從而改善了物性??捎米髋悸搫┨幚淼倪€有硅烷類、鋁酸酯等。
用硬脂酸(0.8%~1.2%)處理干燥的碳酸鈣,可改變其流變形,而對物性的改進則不大。
經過表面處理的碳酸鈣稱為活性碳酸鈣或膠質碳酸鈣。這種材料一般是將輕質碳酸鈣經偶聯劑、脂肪酸等(單用或并用)處理而制得的,它的主要性能有:平均粒徑0.03~0.08μm,相對密度2.55~2.66 g/cm3,表觀密度0.4~0.7 g/cm3比表面積30~80 m2/g,,吸油值23~36Ml/100g。